气象局:开展了哪些针对性服务保障(壮苗旺墒 增添丰收底气)
日期:2022/3/24 14:29:39 / 人气:0
(中国气象局网2022-3-24讯)当前,春耕生产正自南向北展开。春耕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,对保障夏粮及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。目前,各地春耕备耕进展如何,天气因素对其有何影响?各地气象部门开展了哪些针对性服务保障?本版从即日起,刊发一组来自各地气象部门的报道。
受2021年洪涝灾害及秋季雨涝影响,河南小麦播期普遍推迟、延长。以冬小麦为主的夏粮是河南重要的一茬收获,全年粮食生产能否稳住,春耕春管至关重要。
气象助力春季小麦田间管护,关键看针对性和提前量。针对今年特殊生产形势和气候特点,河南省气象局早部署、早行动,编制小麦春季管理气象服务指导意见和冬小麦春管气象服务月历,指导各地气象部门因时、因地、因苗做好农业气象服务,全链条保障小麦丰收。
科技壮苗,“一根针”由弱转壮
进入返青期,针对苗情偏差形势,河南气象部门重点关注晚播弱苗“促弱转壮”,全方位开展“科技壮苗”。
河南省气象局开展小麦“科技壮苗”促春管线上直播培训,组织农业气象专家在“云上智农”等平台,向全省小麦种植户传授以冬小麦促弱转壮、早发稳长、异常天气防范为主要内容的春季麦田管理技能。
各地气象部门利用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数据、卫星遥感资料等,动态掌握小麦长势、土壤墒情,科学指导田间肥水管理,提升整体苗情质量。
在安阳市滑县小铺乡,种粮大户王付强根据专家指导和预报信息,在气温升高时全面喷洒叶面肥,抓紧喷灌、水肥运筹,促进苗情转好,弱苗长势从“一根针”逐渐转壮。
把脉天时,避开春旱倒春寒
农谚讲“麦怕春旱”,当前河南大部地区小麦已进入拔节期,阶段性春旱对夏粮丰收影响较大。
河南省气象局密切关注春季天气形势变化,及时做好气候分析预测,针对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干旱,联合农业农村、水利等部门制定《科学抗旱春管夺夏粮丰收预案》,强化旱情预报预警和会商研判,做好水源统筹,落实抗旱措施。
3月10日,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——人民胜利渠开始引黄灌溉,黄河水快速流进新乡、焦作、安阳三地11个县57个乡镇,灌溉100多万亩农田,给麦苗“喂饱”了返青水。
保持适宜水分,既是生长需要,也是预防倒春寒最有效的办法。
3月17日至18日,一场寒潮天气横扫中原大地。寒流到来前,对墒情不足的麦田及时进行灌水,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,预防晚霜冻害等的发生。15日,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专门针对农业生产发布寒潮预警。
河南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基于农业气象灾害强度、影响范围、可能持续时间等,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。通过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App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,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种植大户手中。
同时,省气象局抓住有利时机,在16日至17日组织大范围飞机和地面人工增雨作业。降雨不仅让广大农户避开冻害,还为他们节省了人力财力。17日,汝南县南余店乡杨围子村种粮大户闫国全给县气象局送来印有“春雨喜浇干旱田,赠雨帮助种田人”的锦旗。“你们这次增雨太好了,透墒雨下得很及时,帮我们省时又省钱!”他拉着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。
下一步,河南气象部门将继续严把小麦拔节期干旱、孕穗期“倒春寒”、扬花期赤霉病、灌浆期干热风、成熟期“烂场雨”五个关口,为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提供强有力气象保障。
【来源:中国气象局网】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